一定要考研吗(一定要考研吗?)

一定要考研吗,一定要考研吗?

文/连苇 2021年第111篇

1.

我身边有很多高学历的人,原来本科是985、211的多,现在是硕士研究生多,以后博士会越来越多。

不过,无论学历如何,我们都做差不多的工作。大学是一定要上的,因为它是基础,它是1,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

但是硕士、博士,大部分人都错用了这两个学历。“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为搞研究人专设的两个学历,也就是说如果你对某个学科、专业感兴趣,觉得本科研究得不透,可以继续求学。

但是现在呢,那么多人一窝蜂地读硕士、上博士,为什么?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依据二八定律来划分,只有20%的人是真正想做点儿研究的,其它的人就是为了找一份相对体面、轻松、收入高的工作。

都觉得本科生在求职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大家都考研究生,进而被“内卷”为硕士成了好工作所需的最低学历。硕士怎么样呢,高不成低不就,差的不想去,好的去不了,而且是个硕士生都想进高校当老师,总觉得高校稳定、环境好、收入尚可、社会地位高。

但是高校不要硕士生,进而又催生了一部分人考博士,想毕业之后找个高校任职。

谁是对科研真正感兴趣的?很少很少,不知道概率到不到20%,就是为了一份工作。不是真正感兴趣,能出多少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很少很少。

所以现在是海归博士、博士后进了每个地方的一流高校,国内的博士进了一般高校,硕士进了中学和公务员,本科生当了小学老师。

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我一直在说一个概数。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只说大部分人的选择及大部分现象。

2.

进了高校当了中学老师算有价值的成就吗?不算,只有当你真正痴迷于科研、痴迷于教学的时候,你才会做出成就。至于其它目的的,它们就是一份工作。工作是什么意思?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拿钱养家糊口而已。自己喜欢与否不重要,工资可以、外人看起来好就是好。

大家都是这么选择的,都是这么过完一生的,这样选择就是最稳妥的。

最近,我越发觉得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做自己,找到自己不求回报痴迷一生的事,付诸于热情,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部分人好像坐在一条没有航向的船上,只知道要活着走出大海,但是却任凭海水把自己带到自己不能控制的地方。

不是别人不让你选择,而是自己身处不着边际的大海之中,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道该往哪走。如果有一个人确定了方向,其他人都会跟着前往,也不知道前方适不适合自己。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研究生?我觉得像韦东奕那样的,对数学痴迷的人。当然,你可以痴迷于任何一个方向。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找到了让你愿意痴迷一生的事业,即使你没在学校,你也是在读研究生。在一个方面成为专家,是拿到了研究生学历的人。

另一方面,如果一直待在学校,读到博士也没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痴迷的,只是觉得当初选择的专业好找导师、好留校,即使写了10万字的论文又如何,除了跟你一样茫然读博的人,应该没有人会把你的那本书翻开。

3.

我关注的一些人,很多都是没读研究生的人,但是不妨碍他们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走在同龄人的前面。对那些早早找到自己痴迷事情但不是做学术的人来说,像一般人那样选择待在学校读研究生是浪费时间。

硕士3年,正常博士三年,6年时间,足够一个在本科时候或者更早时候找到自己痴迷事情的人做出一番成就了。再过三五年,你的工作有一点起色,他们已经超过你很远很远了。

所以,除非你是一个像韦东奕一样对学术痴迷的人,跟着大部分人选择读研这条路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是平庸、迷茫的人做出的较稳妥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父母会劝你读研、大部分同学选择读研的年代,如果你在本科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痴迷的事情,大胆地放弃读研吧,像高考一样复习一年,打着“研究”的名义在学校晃荡三年,为了找份好工作再读博三年,真的是浪费时间。等着你从象牙塔里出来,一切都来不及了。

不如本科毕业就专注于让你痴迷的事情,35岁之前做出一点儿小小成就,这样等到大家都35岁的时候,你已经在某个领域深耕了十几年,而研究生毕业的人才找到了一份糊口的工作。

只有一种情况适合读研究生:像韦东奕一样,痴迷的事情正好与做学术、搞研究相符。否则,你需要做的首先是找到自己痴迷的事情,进而再考虑读研读博的问题。

一定要考研吗(一定要考研吗?)

类似文章